微信群截图。
钱江晚报4月17日报道,4月15日,浙江理工大学2018年“三位一体”选拔测试开始,上午,刘先生(化名)的孩子从考场出来,打开手机,看到微信群,原本觉得考得不错的小刘傻掉了:“爸爸,这还怎么考啊?” 这是参加美术类招考的小刘报名的一个考前培训班的微信群,根据聊天记录, 8点18分开始,有人在微信群里发出了考题,而当天上午这一科的开考时间是8点30分。
同样的情况出现在下午的考试中,开考前6分钟,考题和答案再次被人发到微信群里。
钱报记者了解到,这次考试约700多人,最终录取40人。
小刘很沮丧,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刘先生则感到愤怒,纠结了一天之后,他决定瞒着孩子举报此事,“我知道孩子学得有多辛苦,这样太不公平,我们只是想要一个公平的机会。”
考前10多分钟,微信群里有人发试题
4月16日,钱报记者见到了刘先生,他手上拿了两部手机,一部自己的,一部小刘的,“他去上课,我趁机把他手机拿出来了。”
小刘的手机里有100多张截图,都是从一个叫“浙江理工三位一体”的微信群里截出来的聊天记录,群里有成员50多人。
这个群是小刘4月初加入的,当时刘先生给孩子在转塘报名参加了一个叫“美术团”的培训班,培训3天,费用2500元,微信群的成员基本是培训班里的学员。
这个“美术团”的公众号中这样表述:浙江美术高考服务平台。全方位提供美术联考、校考、高考、港澳台院校、艺术留学等咨询和服务。
“朋友推荐说这个班以前都能押到题,培训上课也是很正规的,从来没有说过能提前看到考题,或者考试违规的事。”
刘先生没想到,考试当天,微信群里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事后翻看这个微信群,才发现考试前一天,群公告里这么写:晚上有时间就看一下,没时间的话,真考到了就是明天再看手机了。”
小刘4月15日的考试分为上下午,上午8点30分到9点15分是速写;9点20分到11点50分是素描;下午1点30分到3点是艺术鉴赏。
根据刘先生提供的微信截图:
4月15日上午8点18分,有人在群里问:低头族怎么画的?
一位头像是“美术团”字样、名字叫“团长”的人回复:啥?这是考题?
8分钟后,“团长”就贴出了近10张低头看手机的照片供群里考生参考,有在地铁站、马路上,也有在候车室中,有个体也有群体。这个过程,又有人疑似贴出了考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素描。
浙江理工大学里的考试提示。
小刘向钱报记者确认,这两道题分别是当天上午的速写和素描考试题目。
而在当天下午的艺术鉴赏科目考试中,13点24分,有人直接在群里发了一张试卷照片,紧接着,“团长”就发了大段的答案上来。
考试期间,群里依旧聊天不断:“感觉我抄得好嚣张”、“他摸我衣服问我有没有手机?难道我还跟他说有啊。”、“我把手机藏屁股下面了”……
“团长”则不断在群里发言:“别太老实”、“下午拿到题目,有机会就尽早把知道或不知道的都发我,我已经准备好了。”
要不要去举报,这位父亲纠结了很久
根据考试规定,手机等通讯设备不能带入考场,小刘当天上午从考场出来后,打开手机,看到这样的聊天记录,人一下子蔫掉了。
“我孩子说,爸爸,我的三观都被毁了,这可是高考啊,怎么能这样。”刘先生更多的是气愤,“我孩子一年前就开始准备美术考试,每天早上7点起来,画画到凌晨一两点,做不完的练习,从来没穿过干净衣服,全是颜料,两只手这一年都是黑色的,后来洗了两三个月才洗干净一点。练习到什么程度?地上都是铅笔芯,脚踩上去是一个脚印。”
刘先生当即就说要举报,小刘不让,“他说这样被人知道了,要被恨死了,怎么做人啊。”
趁着孩子吃午饭,刘先生还是给浙江理工大学招生办打了举报电话,“我说,考场上有人把手机带进去,作弊很严重。接电话的人说,现在老师们都不在,让我晚上七八点再打。”
当天下午,小刘从考场里出来,很开心,对刘先生说,下午考场严了很多,监考老师会查身上有没有手机,而且他对自己的答题也很满意。
“可坐上回家的车,一打开手机,他声音就变了,说:爸爸,我肯定考不上了,这比上午更夸张。”刘先生看到微信群里的聊天记录,也有点懵了,“心一下子沉到底,觉得这一年的努力白费了。”
考试结束后,一位家长和刘先生联系,说他的孩子看到微信群里的聊天,躲在屋里大哭,不肯出来。
“我说举报,他们怕对孩子不好,说举报也没用。”
小刘也不同意举报,觉得会愧对那些因此被处罚的人。
“我说你有什么好愧疚的,是他们对不住你们这些认真备考的。”不甘心的刘先生决定亲自去浙江理工大学举报。“我想了一个晚上,很纠结,怕举报会影响孩子,但又想与其这样不明不白地被刷掉,不如去说出来。”
招生办回复家长:会重新查看监控
4月16日,钱报记者陪刘先生一起到浙江理工大学,先是到学校的纪检部门,对方说,这归招生办管,将我们带到了招生办。
招生办的一位老师,很认真地翻看了刘先生提供的微信截图。
“我们昨天上午接到举报电话,下午已经加强了考试纪律,搜出八九个带手机的,这些都会按照考试规定做处理。”这位老师记录下了微信群中实名的群员,在群中有疑似作弊言论的,和考生名录进行核对,能核对上的都一一记下,表示会调查处理。
对于“美术团”,招生办的老师也不陌生,“我们打过电话警告,它冠名浙江理工大学,其实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在招生网上有严正声明。”
为什么考场里没有对手机等通讯信号进行屏蔽?
“考场的楼里本身装了屏蔽器,但长时间不用了,有的就坏掉了。另外美术类的考生,绘画为主,对手机的重视程度也没有那么高了。”招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考场规定,物品是要寄存的,但监考老师也是人性化,有些考生来得比较迟,来不及寄存物品,就要求他们把手机放在讲台上,结果是有的放了有的没放。
该负责人最后表示,接到举报后,晚上已经对两个考场复核过,接下来会对其他考场重新复核,考场里都有监控,会重新查看监控,“查不实的,肯定处理不下去,但一旦查实,就进行处理。”对于这样一个答复,刘先生选择相信学校,但又觉得无奈。
“也许会有更好的办法,哪怕报警也行。一个孩子从一开始过来,太难了,我们从高一准备美术考试,三年花费快一百万了,吃了那么多苦,投入那么多,一下子这样把他们踢掉,太难接受,应该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
昨天下午,钱报记者先后向浙江理工大学纪检部门和招生办询问考生家长反映考场泄题的事件。纪检部门表示,的确有家长带着材料来反映过,已经移交招生办处理。招生办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则表示,接到过举报电话,考试时已经加强了考试纪律,但对考场泄题的事不太清楚。(考生和家长信息均有所保护)
(原题为《浙江一大学美术考试考题泄露 有考生带手机进考场》吴朝香/文)(完)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人民网 新华网 央广网 光明网 中国经济网 央视网 中国政府网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网信网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中国青年网 中国证券报 京华时报 环球时报 经济参考报 半月谈 北京周报 中国日报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中央电视台 经济日报 光明日报 求是网 解放军报 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社 国际在线 中国网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