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女孩吃浸泡两天的黑木耳中毒,浙江疾控:与特定外部环境有关

核心提示: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实验证明,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毒素米酵菌酸。患者食用的导致中毒的黑木耳,推断与其家中特定外部环境有关。


▇ 7岁女童食用浸泡两日黑木耳中毒,脏器衰竭换血4次生命垂危

7月29日,浙江金华一家三口吃了浸泡2天的黑木耳后出现中毒,其中7岁小女孩出现多脏器衰竭,至今还在ICU病房未脱离生命危险。

8月10日,浙江省疾控中心发布实验结果:患者确实因食用黑木耳,引发椰毒假单胞菌的毒性代谢产物米酵菌酸中毒,但中毒患者家中剩余的黑木耳未检测出米酵菌酸,剩余黑木耳在实验室浸泡5天后也未检出米酵菌酸。

“实验证明,在保持良好卫生环境的情况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毒素米酵菌酸。患者食用的导致中毒的黑木耳,推断与其家中特定外部环境有关,比如浸泡时周边同时存在过期变质的食物,或浸泡容器未洗涤干净而残留食物残渣,而变质和残留的食物残渣会成为米酵菌酸形成的温床。”浙江省疾控中心专家向澎湃新闻表示,普通消费者家中正常的黑木耳在短时间浸泡过程中产生米酵菌酸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在良好卫生环境下,当天正常浸泡的黑木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澎湃新闻从浙江省疾控中心了解到,该中心理化毒理所检测了患者家中剩余的干黑木耳、中毒患者的血液,结果显示中毒患者血液呈现米酵菌酸阳性,即中毒的罪魁祸首确实为米酵菌酸。

据公开报道,2010年至今,陕西西安、浙江温州、河北常德、湖南长沙、安徽和辽宁等多地都曾出现因食用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导致多脏器损伤的中毒案例。

浙江省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是国内首次通过实验室确证的米酵菌酸中毒事件,且与食用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有关。

据介绍,米酵菌酸是椰毒假单胞菌引起食物中毒和死亡的主要毒性代谢产物。临床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重者出现黄疸、腹水、皮下出血、惊厥、抽搐、血尿、血便等肝脑肾实质性多脏器损害症状。米酵菌酸已被证明可能存在于变质的发酵玉米面制品、变质鲜银耳及其它变质淀粉类制品中。

浙江省疾控中心检测同时显示,患者家中剩余的干黑木耳中并没有检测出米酵菌酸。为证明长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到底能否产生米酵菌酸等毒素,浙江省疾控中心和金华市疾控中心分别在各自实验室对中毒患者家里剩余的干黑木耳开展了浸泡试验,结果显示:浸泡1天、2天、3天、5天的黑木耳,均未检出米酵菌酸。

“实验证明,干制黑木耳不存在毒素米酵菌酸污染,且在良好卫生环境下,黑木耳浸泡过程中很难产生毒素米酵菌酸。分析省内外多次发生的类似中毒案例可以发现一个关键词:过长时间浸泡。因此当天短时间浸泡的黑木耳可以放心食用。”浙江省疾控专家表示。

浙江省疾控中心建议,家庭食用黑木耳,每次只短时间浸泡当餐食用量的木耳,不食用浸泡过夜的黑木耳;黑木耳浸泡后如发现有异味或手摸感觉有粘液产生,请立即丢弃不可食用;保持良好的厨房卫生环境,不留剩饭剩菜,及时洗净餐具,不留食物残渣。

(原题为《女孩吃浸泡两天的黑木耳中毒,浙江疾控:与特定外部环境有关》陆玫、江歆/文)(完)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崔思琦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