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正文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网友还在搜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记者亲历心内科医生工作:他一天做了13台手术

核心提示:王利宏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2.9亿,心虚管病死亡人数已超过肿瘤。“这是压力更是动力,因为,医学总有无限可能。”

在距离死亡最近的“战场”上,临床医生面临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培养60万医学生,但真正穿上白大褂的只有约10万人。

这也是延续生命、带来希望的“战场”,选择穿上白大褂的“少数人”依然日复一日坚守岗位。10月22日,记者走进浙江省人民医院,亲历了一名医生平凡而有意义的工作——

早上7时50分,门诊大楼2号导管室外,心内科主任王利宏握着今天的工作安排表。“13台手术,出门可以直接吃早饭了。”一句调侃逗乐了正在准备工作的同事们,也开启了心内科紧张的一天。

8时整,手术准备工作就绪。今天的第一个病例就极具挑战:82岁的患者,左、右心室收缩不同步,心脏的周围血管密布,一根直径不到2毫米的电极,如何抵达左心室收缩的延迟部位?

15分钟后,导管室内煞白无影灯亮起,伴随着滴答作响的生命体征仪,王利宏双眼紧盯黑白造影机。此时,造影剂在患者体内发挥作用,几条血管若隐若现,他灵活的手指下,电极顺着患者的左肩,缓缓穿入直径不到3毫米的冠状静脉,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它们将“途径”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冠状静脉。

这条总长度不足30公分的体内路径,充满着风险。造影机两旁,黄色信号灯不时亮起,提示着这根电极的“旅途”全程需要X射线的指示与导航。为了抵挡辐射,医护人员必须全程穿着20多斤重的铅衣,同时承受着高温、闷热,在毫厘之间精细作业。

一个多小时后,黄色指示灯熄灭,王利宏开始缝合。此时,患者的左肩上,已经埋入一个三腔起搏器,作为“总指挥”,它将“掌管”植入体内的三根电极,让患者的心跳恢复正常。十多分钟后,王利宏替患者掀开手术被,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带给他:“手术很顺利,记得定期复查,一般不会有大问题。”

与导管室一墙之隔的手术准备区内,患者家属正在焦急等待。王利宏没来得及脱去铅衣,就先走向了这里。厚重的金属门打开,家属张营根上前紧握着他的双手,听到患者已经脱离危险,一家人的脸上有了笑容。

家属张营根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从富阳慕名而来,经当地医生推荐找到王医生,今年6月父亲在这里接受过消融手术,随后心脏功能继续出现问题。父亲反复的胸闷、气急曾一次次令家人“高度戒备”,但在这里,他们又能不断看到新生的希望。“感谢王医生,我父亲的病全靠他。”

医患之间的信任,是王利宏工作的最大动力。30多年前,王利宏的爷爷曾是义乌远近闻名的中医,“那个年代,爷爷总是克服缺医少药的困难,帮助患有重病的人们,只要他们的脸上重现笑容,他就不觉得辛苦。”爷爷救死扶伤的精神,悄然根植在王利宏的心中,高三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一名医学生。

上午10时10分,当王利宏脱去厚重的铅衣时,手术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铅衣内,他还佩戴着一个护腰,手术日每天承重10公斤以上,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是大部分心内科医生的“职业病”。而此时,第二台手术正在准备。不到20分钟后,他又将走上熟悉的“战场”。

完成了上午的3台手术后,中午13时30分,王利宏一边吃着护士递上的盒饭,一边开始准备今天中午的周会,随后,等待着他的是9台手术,和一场疑难病症讨论会……

王利宏从医的20年间,见证了心内科的飞速发展。“医学上,心电图的判读始终是一道难题。过去,我们更多的是给心脏疾病患者提供用药方案,现在也要成为走上手术台的‘主角’。”王利宏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心血管病患病人数达2.9亿,心虚管病死亡人数已超过肿瘤。“这是压力更是动力,因为,医学总有无限可能。”

晚上23时,截至记者发稿时,王利宏仍在手术室进行今天的第9台手术,他将在又一个凌晨结束“今天”的所有工作。

(原题为《记者亲历心内科医生工作:他一天做了13台手术》陈宁/文)(完)

此内容为优化阅读,进入原网站查看全文。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8610-87869823】 产品建议与投诉请联系:jianyi@chinaso.com
责任编辑:崔思琦

实时热点

换一换

私人订制热点资讯
关注国搜官方微信

网友还在搜

更多热点尽在新闻早班车
请关注中国搜索官方微信